首頁 測試 測試1 異界之冒牌藥劑師

2 建議作者看!

異界之冒牌藥劑師 C晟 6190 2025-01-08 12:02

  

  (一下所有文字,均轉自編輯滄滄大大空間)

  滾動式情節

  有很多故事,沒有大的框架,只是由一段一段的情節串聯而成。比如一些以男女曖mei為主的都市小說,比如一些圍繞金手指展開的異能小說,像這種小說,一個完整的大綱並不是特別特別重要,最重要是里面的段子如何湊起來。

  當然,小說還是需要有一個前進的動力和一個前進的方向,整體的感覺不能寫散,而故事就在這個前進的過程里,就好像一邊過河一邊鋪橋,把木板也就是故事,組合起來。

  所謂的滾動式情節,其實就是一個釘木板的技巧。誰都知道讀者有閱讀慣性,而這個慣性,就是造成讀者一追到底的根本原因。如果讓慣性維持,最好的形狀就是圓,讓他滾動起來。

  因此,小說的段子,尤其是比較大的情節线,轉折一定不能生硬,決不能是寫完了一個情節,山窮水盡,再去折騰一個新的情節。這樣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方形,90度轉折,不僅突兀,而且滾不遠。

  所謂的滾動式情節,就是要埋隱线,留余地,在一個情節沒有展開到底的時候,就要鋪設一個新的情節的线索,這樣才能從容不迫的進入下一段情節,讀者也接的很順利。追下去,也就沒有任何心里阻礙了。

  為什麼有些小說,讀者放下來之後,就拿不起來了,原因並不是小說平淡,只是因為小說有了斷點。每一個事件的完結,都能當成是小說的一個短暫結束,這是很不好的。

  延綿不絕,這是高手的境界,就算做不到,有這個意識也好。

  再說情節的鋪展

  前幾天說到作者其實就是給讀者上課的任課老師,情節的鋪展就像授課,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操之過急,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和設定都扔給讀者。那麼今天我再讓作者當一次班主任。

  前幾天有一個作者問我,說他的書,總覺得干巴巴的,很枯燥。其實這個作者的練功部分、打斗部分、感情部分,都寫的還不錯的,應該說小說的幾個重要元素都掌握了,為什麼成績還不好呢?

  於是我給他找了一份神雕俠侶的故事梗概,咱們分開去看金庸是怎麼寫故事的,在故事梗概的基礎上,再進行概括。

  結果發現,金庸的小說的套路,是練功-感情戲-打斗-奇遇-過渡情節-感情戲-打斗-練功-升級-過渡情節-奇遇-打斗,類似這樣的路子。

  我再給他分析他的小說流程,發現是練功A-練功B-練功C-練功D-打斗A-打斗B-打斗C-感情戲-練功E-練功F……

  然後我再給這個作者發了一個小學的課程表,星期一的課程是:班會、語文、數學、午休、英語、美術、思品,星期二的課程是……

  我說如果規定每個星期要上五節數學課,五節英語課,五節語文課,你是打算讓小學生星期一全上語文課,星期二全上英語課……還是像我剛才發的那個課程表那樣比較合理?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這就是一個思維疲勞性的問題,就算練功A和練功B有所區別,但是在讀者眼中,就跟上一堂語文課講的是魯迅的文章,下一堂接著還是語文課,不過是魯迅的另一篇文章,差不多的感覺。

  但如果中間cha一堂體育課,或者英語課,放松放松,或者轉換轉換思維,下午或者明天再繼續上語文課,小學生就不會有抵觸。

  小說的布局,同樣是這樣的道理。

  關於改稿

  曾經我也非常抵觸改稿,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說推翻就推翻,說重寫就重寫,心里不是滋味。

  但是後來畢業了,看到那些學設計的同學的慘狀,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熬一兩個星期的通宵做出來的設計,客戶只是三個字“不滿意”,就要推翻重新做,甚至連一個理由,連一個建議都沒有。

  後來又重溫了很早的電影,《天龍八部》,有了不少頓悟。原來珍瓏棋局,是如此玄奧的哲理,可是這茫茫眾生,又有多少人能夠看透?甚至那些世外高人,都是作繭自縛。

  作者里有不少都是有妻子,有孩子的,碼字一是興趣,二是貼補生活。碼字很辛苦,改稿很難受。但有時候反過來想,改好了,或許每個月有3000的稿費收入,讀者有一本消遣的好書,家里有一些額外的收入,其實都不錯。但若不改,其實不過就是陷入珍瓏棋局的泥潭里而已,這麼多人都看不透,無可厚非。

  過兩三年,再回頭看以前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會發現當時的作品真的很幼稚,發現自己當年曾經堅持的東西,錯誤是如此的一目了然。

  PS,所有碼字的人,都應該去看看《葉問2》,在我眼里,那是一部成功又經典的“小說”。作者能學會其中的一半,轉化成小說的用法,就是高手了。

  關於小說的創意

  一部小說能走多遠,取決於它的動能和勢能。

  想必很多人都在中學里做過這樣的試驗,一個斜坡,一個平面,一輛小車。

  小車能滑多遠,除了摩擦阻力的影響之外,關鍵點就在於它起始的高度,也就是它具備的勢能。

  所謂的動能,涉及到很多東西,文筆、劇情控制力、人物塑造能力、**的鋪墊和襯托……總體而言,是關乎碼字功力的東西。

  而關於勢能,作者的人氣、名氣、粉絲狂熱度,屬於這一類,能夠在剛剛發文就具備很強的推動力。但這種不能強求。

  對於新人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勢能,也是能掌握的勢能,就是創意,最好是一個貫穿全文的創意。

  一個好的創意,就能擁有一個比較高的勢能,能夠讓小說走的更遠。

  就算兩輛小車的起跑线是相同的,但一個在高坡,一個在平地,那麼它最初的動力和最終滑行的距離也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所謂的創意,一種是僅用於開頭的,也就是俗稱的噱頭,還有一種,就是讓小說始終具備一個斜坡的,長久持續的新意。

  先說噱頭。

  前一陣子,有一個作者要寫一本律師題材的小說,他本人是律師,有很多的案例,很多的故事,應該說,他已經具備了小說的動能,但是律師題材,怎麼讓人吸引進去,這是一個問題。

  於是我給他想了一個,某個古代的猛將穿越成現代的律師,凡事都不轉彎的猛將的思維,跟這個需要動腦筋的律師身份之間,發生一種矛盾、衝突,實際上,小說後面說的還是律師,但一個打御前官司輸掉而冤死的猛將的穿越,就讓小說具備了一個初始的勢能。

  再說新意。

  的異界文,一抓一把。怎麼出新,這是一個問題。前陣子有作者給了一個PS橫闖異界的創意,本來只是一個點,再把它擴展到全文,強化異界的陣圖的使用率和重要性,就用PS把整個故事貫穿起來,使得小說總是在一個斜坡上,總是具備一個不衰竭的勢能。

  動能和勢能,誰更重要?從能量的角度來看,一樣重要。

  關於特色的加深

  不整理了,貼個記錄吧。

  滄滄16:22:44

  嗯,要強化出來。有沒有看過話劇或者舞台劇?

  AA16:23:02

  沒看過

  滄滄16:23:05

  嗯,京劇也行。

  AA16:23:21

  京劇看過

  滄滄16:23:36

  為啥。。舞台戲劇。。上面表演的人的動作幅度都很大?因為觀眾都是在舞台下面看的,隔得遠,如果動作不大,就看不清楚。

  滄滄16:23:48

  這個不像電視劇,主要kao表情來表現。

  AA16:24:15

  嗯

  滄滄16:24:21

  網文也是一樣的,有些特色的東西,你要加大幅度,因為網絡小說讀起來,都很快,你不加大幅度,強化特色,讀者很難體會到。

  AA16:24:51

  是了

  就是把他的特點突出放大來寫

  滄滄16:25:08

  比如主角就是這個性格,你可以強化這個性格,經常在各種情節里表現出來,這樣讀者就會記住,否則讀者不會通過一兩個小動作,小神態,去感覺到你表現的是什麼。

  AA16:25:24

  好

  經驗和升級

  小說里面主角要升級,需要打坐、練功,這個流程,幾乎每一個作者都知道。

  是不是有一本小說簽約了,就不算新作者,就算入門了?沒有修成元嬰,至少也結丹了?

  難說。

  成績不好,太監了,再開一本新書,以為會有起色。寫了兩萬,投稿,不過,再修改,再投。

  有時候我會說,不是情節設計有問題,是你在哪個方面哪個方面有不足,作者追著問,那怎麼提高,我說,寫個百八十萬的,就會提高。然後對面回過來的往往是一串省略號。

  前幾天看一篇文章,說如今的社會普遍蔓延著一種成功焦慮症——如果在人生和事業上不成功,那就被定義為失敗者。

  現在大多數的作者,似乎也有這樣的焦慮。

  哎,我又該說什麼呢。

  不破不立

  不破不立: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好多作者都希望在原來的基礎上面改,而不喜歡推dao重寫。而實際上,很多東西,並不是修修補補就能提高一個層次。

  還有一次,我跟某作者說,你這個簡介不行啊,至少要點出XXX這個重要人物吧。於是,他就在原本的簡介一句話里面,加了“和XXX”四個字……

  突然想到《天龍八部》里的珍瓏棋局,如果妄想守住每一顆棋子,那就是滿盤皆輸。如果舍了一顆,那就贏得一片。

  思路卡殼同樣是這樣,退一步,再進兩步,就好像拉鏈卡住了,不能使勁再往下拉,往上拉一拉,再往下,就通順了

  關於情節的鋪展

  情節的鋪展,說穿了,就是向讀者去灌輸內容。

  不同的作者,就是不同的老師,而不同的讀者,就是不同的學生。有的學生,偏愛某個課程,主要選這個題材的小說來閱讀,而寫這個題材的作者,自然也就是這門課程的老師了。

  學生的資質有高有低,但同類的學生,也就是同班同學,水平都相差不多。老師卻有各種不同的風格。

  作者鋪展小說的情節,對比來說,也就是老師從開學到放假的講課的過程。最基本的道理,講課,不管講的好不好,都不能是開學第一周,就把所有的內容都講給學生。該講多少,該留多少,這是老師的技巧。

  對比來說,很多作者,卻喜歡把自己的大綱,設定,人物關系,一股腦的扔給讀者,這種感覺,就好像老師第一堂課就把所有的內容都試圖教給學生,而學生,能不逃課麼?

  老師也有不同的類型,有的老師,是“全國優秀教師”,衝著這個品牌,學生都會聽的很仔細,這就好比的白金作家。

  但你沒有這個頭銜,就要想辦法讓學生聽你的課。想必很多的印象里,都有過一兩位印象深刻的老師,有的是人品好,有的是講課的風格好。

  我記得我有一個數學老師,第一堂課,並不是教什麼東西,而是出了幾道很有意思的生活里的題目,用數學的方式去解決,如此,我們班里的學生,都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寫小說何嘗不能這樣,在你真正講一個故事之前,先試圖勾起讀者的興趣。道理都很淺顯,但很多人都不懂。

  枯燥的東西,不論是課程還是小說,在任何地方,都是讓人難以提起興趣的。

  沒有章法,隨便亂寫。

  關於簡介

  曾經特別在群里討論如何去寫簡介,但似乎沒有很多人在意。

  撲街撲街……很多人首先是撲在這個簡介上面。

  很多作者,自以為堆砌了一些華麗的文字,放置了一些富有哲理的話語,就自以為是一個很體現品位的簡介,事實上,90的讀者,是不會去點這些簡介的。剩下10的讀者,也是抱著隨便點點的心態,點進去看的,一個抱著毫無興致的心態去點擊的讀者,基本上是不會認真去看小說的。

  我已經看到很多作者,內容確實不錯,基本我每章都追看,但是這簡介,實在是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而對於讀者來說,一個連簡介都無法寫的好看的作者,無法相信他能夠把內容寫的很好看。

  簡介就是一家店的門面,如果是髒乎乎的門面,料想你也不會走進去吧?除非有口碑,但是這個口碑,對於新人來說,又從哪里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神簡介上隨便塗兩筆,照樣收藏點擊蹭蹭的漲,而新人如果連簡介都寫不好,那基本上就是撲街的命。因為在讀者的心目里,簡介是把整個小說最濃縮的精華展現出來的地方,而如果這個地方都看不出亮點,也就沒有意義去看里面的內容了。

  寫這篇日志,是因為很可惜,很多作者,實在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去想一個好的簡介,或者說,他實在不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簡介又懶得去跟別人討論,懶得去寫五六個簡介然後來挑選,那麼很遺憾,讀者在你店門口停留的時間都不會給。

  再說簡介

  既然上一篇說到關於簡介的態度,那就不在乎多寫幾筆,關於簡介大概怎麼弄。

  其實我的作者都是A簽作者,按理是不需要講那麼基礎的東西的,寫出來,就當是囉嗦幾句吧。

  世間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既然簡介是一部小說的門面,那麼我就用每個小區門口的水果攤的門面來舉例了。

  假設這附近沒有其他水果店,只有你一家水果店,那麼你的門面沒有特別的包裝,問題也不大,只要把水果擺出來,證明你賣的是水果就好了。

  補充一句,如果你連自己賣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你還是把這筆錢和這筆精力投到股市里隨波逐流吧。

  如果這附近有很多水果店,那麼作為老板,你就要好好琢磨了。而琢磨的方案,不在乎就這麼幾種,怎麼擺水果,怎麼增加客流量,還有就是更低的價錢更好的質量。

  那麼胡亂吆喝會不會有用呢?不好意思,你吆喝不過周圍賣大餅的,而如果另一家有更好的水果,你吆喝的再響亮都沒有用。

  讀者和顧客一樣,要最實惠的好處。而你要打敗其他幾家水果鋪,就必須拿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你的水果種類,比其他幾家任何一家都齊全,會怎麼做?

  比如只有你這家有進口的美國檸檬,你會怎麼做?

  比如你研究一種新手段,能夠把鮮花和水果結合起來,讓水果的表皮有鮮花的味道,你會怎麼做?

  是不是把這些都藏在里面,讓顧客進來的時候再看到呢?

  這些都是很粗淺的道理,但很多人都不懂。總覺得在簡介里就亮出來了,就沒有意思了,就沒有驚喜了。

  必須說,如果你的小說只有這麼一點的驚喜的話,那你的生意也做不長。真正的商業成功人士,哪怕是一個水果鋪的老板,都知道推陳出新。

  而如果一個作者,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簡介里有什麼可以放的小說亮點,那麼,這又回到原點,就是讀者常用的“簡介推定法”——這本小說不好看。

  至於那些在簡介里探討人生,探討哲理的,就跟水果攤前面cha一根旗幟差不多:哥賣的不是水果,是寂寞,是人生。

  那麼好吧,讀者要買的是水果,就此別過。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