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測試 測試1 龍騰九重天

第六十七章 海法和尚 第二節

龍騰九重天 秋日狂風 6463 2025-01-08 12:02

  

  本書已在翠微居簽約,歡迎收看!

  謝謝朋友們一貫的大力支持!!!

  黑袍老怪什麼都不怕,就怕有人向教主說他不聽話,那個紫金葫蘆他可是不想進去,聞聽海法和尚的話後,急忙丟下手中的半截人體,說道:“我聽話,我聽話,不就是這幾個人嗎?等我殺死他們以後,再讓我吃好不好?”

  海法和尚極其凶險地閃過一個道士的萬千刀陣,大怒道:“少說費話,快動手!”

  黑袍老怪見海法和尚動怒,劫意立生,再不敢怠慢,立即加入戰團。他乃是暗黑森林萬木所聚成的靈氣,根本不怕這些幻化之物和刀劍之利器,用他那神出鬼沒、長短如意的一雙怪爪,抓住一人兩手一撕甩在一邊,又再抓向一人。時間不大,茅山派眾道士只留下了秋雷道長。

  秋雷道長兩耳聞聽著師弟、師侄的一聲聲慘叫,都會讓他徹骨裂心般地疼。一會兒就再也聽不見慘叫聲,面前的銀龍也消失了。他突然明白自己將步大師兄的後塵,他的修為已到元嬰後期,怎會讓黑袍老怪隨心所欲地吃了自己,口中淒慘地叫聲師父,就突然功運全身自爆了。一道冤魂也就是他的元嬰向茅山方向逃去。隨後盤旋在四周他的師弟、師侄們的元嬰也尾隨而去。

  赤松子剛喘過一口氣,就說:“可惜,可惜!讓他們的元嬰都逃了去。若是把他們都抓住獻給教主,可是天大的功勞!”

  雖然赤松子的修行也到了小乘期,和海法和尚僅差了兩期,要知道海法和尚已近千歲,赤松子五百歲還不到,所以海法和尚在赤松子面前總以老者自居,更看不起赤松子以一派之尊改投別派。平時在教中同著教主不敢譏諷赤松子,但在人前背後總是不恥赤松子的行為。如今又聽赤松子如此說法,本就一肚子火氣的他,怒聲說道:“赤掌門,你是說灑家沒有盡力,還是你掌門人以一派之尊盡會放些馬後炮?”

  赤松子一句大實話,竟遭到海法和尚的譏諷,本想當場翻臉,又恐不是他的對手,強忍怒氣,賠笑道:“二護法,我哪敢說您呢?只不過小子無心之言,護法千萬莫怪。”

  以近五百歲之齡在別人面前自稱小子,可能只有象赤松子這樣的卑鄙小人才能說出口,也可見他的陰險毒辣之處。本來這次行動,青木妖道並沒有准備派他。他帶領一百多人參加了天欲教,可青木並沒有封他什麼,連個堂主也沒有撈到,他所帶領的一百多人也被打散分到了四個堂中,總算給他留下一個熊振侍侯他的衣食住行。除了青木表面上還把他當個人看待外,其余的四大護法、八大堂主、三妖九怪,根本甩也不甩他,就連十三太保、三十六鐵衛,平時也總把他當個下人使來喚去,讓他常下不來台。也讓他從內心里徹底後悔了這次投靠天欲教,想他堂堂蜀山劍派的掌門人,別說在武林中,就是在修行界也是赫赫有名,振振有聲的。並不是他的修行有多高,而是他的派中元嬰期以上的修行者就有三百多名,這是任何門派都無法比的。特別是他師兄弟一十二人,更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在修行界中被傳為佳話。如今呢?他自釀的苦酒只有他自己喝,打掉門牙也得往肚里吞。幾天前,大批教中精英被派了出去,赤松子也很想有立功的機會,多次要求出去為天欲教效勞,都被青木以他初來乍到,與弟兄們不熟為由讓他在教中修煉。不是他與人不熟,而是青木根本不信任他。今天他又一次請求出戰,青木爽快地答應,讓他感謝不盡。可能是教中高手,都被派了出去,才答應了他,本想積極立一功的,卻不料遇到了茅山派眾道士拼死相攻,若不是黑袍老怪的參戰,勝負還真難予料,不過一下子又死了幾十名教眾,若是教主怪罪,黑袍是一個少智之怪,教主決不會將罪責加在他頭上,自己的話恐怕十句也很難頂上海法和尚一句,雖然來了十二個道士僅跑掉一個,可已方一下子死了近百人,天欲教教規極嚴,這次本想立一功的,想到後果卻讓他不寒而憟,所以他自降身份不得不巴結二護法。

  海法和尚一見赤松子低聲下氣巴結自己,心中的氣慢慢消了,當然他也知道,教規極嚴,跑了一個,已方又死了這麼多人,教主肯定會怪罪,但他自恃和教主鐵一般的關系,量想教主也不會對他怎麼樣的,便沒有在意,吩咐還活著的弟子打掃戰場,盡快毀屍滅跡,不讓對方發覺,便帶著赤松子和黑袍一起趕往古城而去。

  這三人剛走不到半個小時,茅山派掌門人青松道長便帶著大批派中精英趕到了,看到了天欲教徒還沒來得及清掃的已方人員屍體,真是痛不欲生,已近五百歲的他目睹十二名弟子,沒有一具完整的屍體,不由熱淚盈眶哭喊道:“我的孩子們呀!都是為師之過,是為師來晚了讓你們落得如此淒慘下場,徒兒們,為師發誓一定替你們報仇。”

  其他弟子一見派中弟子死得這麼慘,也是義憤填膺,沒待掌門人發令便爭先恐後的撲向了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天欲教徒,斬殺得一個不留。

  青松道長親自下手,將十二名弟子的殘肢碎體收集到一起,令弟子挖個深坑,將十二名弟子的遺骨埋在一起。青松道長問道:“可查出天欲教是何人所為嗎?他們的總壇在哪里?”

  三弟子秋山恭敬地回答道:“稟師父,是天欲教的二護法海法和尚和五護法黑袍老怪,以及赤松子所為。”

  “什麼?赤松子不是蜀山劍派的掌門人嗎?”

  “據這些教徒所說,赤松子是幾個月前才投奔過來的。具體為什麼這些教徒也不清楚。這些教徒只知道總壇就在這方圓百里的山中,卻不知具體位置,他們只是木堂的小嘍羅。不過,據他們說,海法和尚一行並沒有回總壇,而是前往秦嶺尋寶去了。”

  “尋寶?怪不得弟子們匯報說,秦嶺方圓發現大批修行者。原來天欲教也參加了尋寶行列?好,MMD!我們先不去找他們的總壇,立即趕上去找到海法和尚三人,替秋雲他們報了仇再說。”眾弟子得令各自駕起飛劍,風馳電制般的趕往秦嶺而去。

  可惜!雖然秦嶺和古城市都在此處的北方,海法和尚三人行走的路线偏東一點,而青松一行人行走卻又偏西一點,在遇到一個山峰一個走東邊,一個走西邊,讓茅山派錯失了一次最佳戰機。雖然不能殺死黑袍老怪,卻也能憑著人多勢眾將海法和尚和赤松子就地正法,豈非天意乎?

  天師教發源於東漢末年,漢中太守張魯繼承了其祖張道陵所創的五斗米道,開始時便以符咒為人治病,甚是靈驗,鄉民從之者甚眾。畫符捉鬼,除妖祈雨消災是其所長,極少涉足武林,在朝廷和民間都頗具盛名。在宋末元初之時,為了對抗元人的肆意殺戮,由張魯的第十七代孫張未然自創天雷劍法六十四路,一舉成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武林門派。在明初之時,張未然的孫子,也是第十九代掌門人張道成,雲游天山之時偶得修仙之術,天師教這才轉為修行門派。張道成也在清初之時得道飛升,成為天師教白日飛升的第一人。如今已傳到了第二十八代,張無行是第二十四代掌門人。自從赤青子說明天欲教為禍修行界,張無行就派出了他的師弟無心道長,和他的大兒子張明山,一起下山去查探天欲教和青木妖道的下落。一轉眼幾個月過去了,無心道長和張明山查遍了青、川、貴、鄂、湘幾省,又從安徽經河南、陝西來到這米糧山中,終於讓二人發現天欲教的總壇,就在這方圓百里的米梁山中。二人一面繼續搜索天欲教總壇的下落,一面向來到秦嶺山中的掌門人張無行報告了新的發現,張無行卻令他們二人盡快趕到秦嶺和他們匯合。

  無心道長得令後就和張明山御起飛劍,剛到空中就突然碰見了從山峰南面過來的海法和尚三人。無心道長已經四百多歲了,閱人無數,一看便知這三人不是好人,其修為也不是他二人所能對抗的。就急忙喝令張明山和他一起落下雲頭,心想我惹不起總可以躲得起吧!誰料海法和尚突然看見二人落了下去,心中就起了疑,也急忙落下雲頭,喝道:“兩位小孩子,為什麼一見到灑家就躲?快說是何來歷、何門何派?不然,我便讓你們屍骨無存。”

  無心道長一拉發怒的張明山,含笑說道:“法師,我們乃是天師教的無心和明山是也,雲游至此,看見法師過來,惟恐驚了仙駕,就急忙落下雲頭,等法師過去我們再走。”

  “嗯,你這小子還很會說話,天師教?原來是教主的徒孫到了,既然到了這里,為什麼不到總壇坐坐,教主可是想念你們得很呢?”海法和尚皮笑肉不笑地說。

  無心道長聞聽此言吃了一驚,想不到天欲教教主青木妖道果真是天師教逆徒,自己查尋幾個月卻毫無消息,不料今天無意中得知,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無心道長正想高興,卻突然意識到了眼前的處境,腦子飛快地轉了幾圈,說:“晚輩實不知貴教主是在下哪位前輩高人。今天只是路過,待改日稟明我教主,再來登門拜見,幾位前輩先走。”

  “耶,灑家還沒趕你走,你到先趕灑家了?灑家問你,你和張無行什麼關系?這個小子又和張無行什麼關系?”海法和尚怒道。

  “我乃是掌門人的師弟,他是掌門人的徒弟。我們叔侄本是前往武當山朝見紫陽真人,沒料道紫陽真人不知何處去了,所以返回走到這里,驚擾了仙駕實屬無意,還望法師海涵。”無心道長自知不敵,又恐怕掌門人的掌上明珠受到傷害,故而不得不低聲下氣地說。

  然而海法和尚根本不理這一套,他知道青木和天師教的過節。當年青木因走火入魔,幾乎成了廢人一個,當時的張道成已到了飛升期,完全可以救治他,他卻只顧自己等待飛升,對他不管不問又將青木丟在一個山洞內,讓其自生自滅。後來,青木在山洞內機緣巧合得到天師教早已失竊的那本修仙秘籍,才讓他度過魔劫。功力恢復後的青木,自知靠他現在的修為是無法對抗天師教的,就悄悄下了龍虎山,來到這米梁山中,等他得知張道成白日飛升後,就又潛回天師教,先盜取了紫金葫蘆和風雷劍,然後血洗天師教。誰料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正好是紫陽真人的壽誕之日,張道成和紫陽真人是至親姑表兄弟,作為張道成的孫子,也就是張無行的父親張得功,就帶領全家和教中精英,前往武當山向紫陽真人祝壽,正好躲過這一劫。張得功做夢也不會想道是他的師叔祖青木所為,自以為得罪了仇家,就舉家遷往天山。雖經常派人下山,卻再也沒有找到失竊的重寶和仇家,只好不了了之。

  而青木妖道得知沒有殺死一個重要人物,但又再也找不到天師教的下落,讓他常常懷恨在心。海法和尚是最早跟隨青木的人之一,知嘵這段恩冤,所以一聽說是天師教門徒,就有了拿下這二人向教主將功折罪之心。

  張明山此時也明白師叔的良苦用心,知道靠他二人是斗不過這三人的,就悄悄取出手機在無心道長的掩護下,剛撥通了號碼就被海法和尚發現了。

  海法和尚大怒道:“臭小子,竟敢做小動作,你當佛爺爺是這麼好欺負的嗎?把手機拿過來!”

  張明山沒理海法和尚,對著手機喊道:“師父,快來救我們……。”

  海法和尚一見張明山竟敢不聽他的話,心中大怒,一個漂移就來到張明山身前,右手極快地抓向張明山的手機。張明山自知不能善了,早將飛劍取在手,“唰,唰,唰”一連三招天雷劍法,阻住了海法和尚。

  海法和尚哪將這種武林人用的招數看在眼里,用手一招,一股強大的吸力隨手而出,就將張明山吸到自己面前。好個張明山雖然修行剛到元嬰初期,但反應甚是快速,一見無法抗拒這股吸力,右手劍猛然往前一送,左手也掏出一張符來,咒語隨口而出,一道電光就閃現在海法和尚面前,“轟”的一聲爆炸了。

  海法和尚雖然不懼這種咒術,卻也不得不向後退開。心中憤怒更甚,一招無功還被這小子逼退幾步,真讓他老臉無光,口中喝道:“好小子,還真敢給佛爺爺動手,那就讓你看看佛爺爺的真本事。”

  海法和尚邊說邊將自己的成名兵器“如意鐵禪杖”祭在空中,又幻化成一條銀龍,惡狠狠地撲向張明山。

  無心道長惟恐師侄有傷,早就躍躍而試,只是二人動手太快。此時一見急忙祭起自己的飛劍,一道銀光迎向空中的銀龍,一劍一龍一時間斗得難分難解。

  海法和尚阻止住赤松子和黑袍老怪的幫忙,看也不看頭上的鐵禪杖,邊向張明山打去一掌,邊口中喝道:“小子,拿命來吧!”

  想不到海法和尚修為如此高強,修行者若將自己的法寶或飛劍祭到空中與敵對陣,是分不得心神的,因為法寶或飛劍是要靠神念和功力來維持的。而海法和尚卻完全不顧戰斗中的鐵禪杖又辟戰場,只見一股強猛的風暴,猶如龍卷風一樣,旋轉著撲向毫無防備的張明山。然而旋風過後哪還有張明山的影子?海發和尚不禁“噫”了一聲,道:“難道這小子恁不經打,怎麼不見了?”

  “老禿驢,少爺在這呢!”張明山剛從地下鑽出來罵道。原來他見那一掌無法抗拒,就急忙掏出一張符燒著,念動咒語遁入地下,才逃過一劫。

  海法和尚雖然出了家,最忌諱的便是別人罵他是禿驢,聞言大怒道:“好小子,三番五次戲耍灑家,本不想要你的命,卻再也不能饒你,這可是你逼我的。”

  海法和尚話還沒說完,就從懷中取出一個似鋼非鋼的***來。

  張明山一見大吃一驚,心中暗道:“我命休矣!”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聽他的爺爺講過金剛伏魔圈的來歷和它的厲害之處,此圈不但是神器,而且非常厲害,不論你修行多高,若被打中也會元神具消。即使是飛升的仙人,也會被消去千年道行,更可怕的是各種遁法和符咒都無法阻止。這樣的神器本該在天上,怎會落到海法和尚的手中了呢?

  金剛伏魔圈的出現,筆者在這里不得不交代一下,不然讀者朋友會說筆者信手拈來的。金剛伏魔圈本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練成的一件法寶,誅仙陣破了以後,作為師伯的太上老君就將伏魔圈送給了醉道人。醉道人不愧為醉道人的稱號,他常常爛醉如泥。一次醉後躺在一個山坡之上大睡,被恰好路過的海法和尚看到。當時海法和尚也不知睡大覺的竟是即將修成飛升之期的醉道人,只是看見醉道人的百寶囊非常好看,就起了占為己有之意,更沒想到百寶囊里竟有神器和仙器,就將伏魔圈和捆仙網納入自己的囊中,將百寶囊系在腰上逃之大吉。醉道人清醒後就四處尋找盜寶之人,無意中撞見海法和尚正欲**少女。醉道人出手救下少女,並將海法和尚打成重傷。等到海法和尚逃走後,撿到自己的百寶囊,才知是海法和尚偷走的,打開一看方知少了兩件仙器和神器。後來沒容他找到海法和尚,醉道人就白日飛升了。

  後來,海法和尚在太行山遇見朱必成,不敵蜘蛛精的功力,就祭起捆仙網,卻被蜘蛛精用蛛絲收去。海法和尚不敢再用伏魔圈就逃走了。這便是兩寶的來歷。

  且說無心道長用飛劍抵抗空中幻化的銀龍,越來越感到吃力,耳輪中又聽到海法和尚的叫囂,雖然不知放出的是何法寶,卻心知定是張明山無法抗拒的厲害之物,危急中再顧不得自己的生死,從懷中取出一張符來,念動咒語甩在海法和尚的背上。只聽“轟”的一聲爆炸,將還沒有念完咒語的、毫無防備的海法和尚炸個嘴啃泥。這是海法和尚,若是象赤松子一樣功力的,肯定會被炸得屍骨無存。因為完全沒有防備又距離那麼近,海法和尚只是被炸爬下而絲毫沒有被炸傷,可見海法和尚功力是何等高強。

  再看無心道長,本就處於下風的他又一分神,空中的飛劍就失去了掌控之力。鐵禪杖幻化成的銀龍一見機不可失,就一下子斬斷飛劍,氣勢不衰地將無心道長的頭顱一口咬掉。

  海法和尚雖然沒被炸傷,卻也氣血翻騰,爬了起來,見鐵禪杖已將無心道長斬殺心中的怒意略減。

  此時的張明山一見師叔斃命,哪還敢再戰,慘叫一聲“師叔”,就駕起飛劍就跑。

  海法和尚一見大怒道:“想跑,沒那麼容易。”就再次祭起鐵禪杖追向張明山。眼看張明山就要喪命在惡和尚的鐵禪杖之下,忽聽空中一人喊道:“明山侄兒休要驚慌,貧道來也。”

  說話之機就從空中相繼落下九個不知幾百歲的老道。

  海法和尚一見急忙收回鐵禪杖,怒道:“赤青子,怎麼又是你?”

  本書已在翠微居簽約,歡迎收看!

  謝謝朋友們的大力支持!!!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