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測試 測試1 庸醫

三十六章 愛心搶救

庸醫 蕭禹 2595 2025-01-08 12:04

  

  第二集三十六章 愛心搶救今天早上,王曉斌琢磨著老人也好得差不多了,便打了個電話叫老人的孩子來接老人出院,冷不防遭到對方的斷然拒絕,這才多問了老人一句。

  此刻被老人的情懷感動,微笑著幫老人搭脈道:“大媽,千萬別這麼說。

  年輕人有份工作不容易啊,大哥大姐們估計是工作忙吧。

  來,我在幫你把把脈。”

  老人心想:“這要是我的兒子該有多好啊,真是孝順啊!”嘆了口氣道:“大侄子,大媽這病就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好的時候還好,不好還癱著呢,你就不用多費心了,也得多忙忙自己的工作。”

  王曉斌搭著老人的脈,眉頭漸漸皺了起來,口中卻仍然安慰道:“大媽,沒事的,您的身子調養一段時間就會全好的。

  醫藥費的事情您老別操心,我還應付得過來。”

  老人的身子由於常年勞累,又長期缺乏營養,已嚴重透支了身體生命機能,接近油盡燈枯了。

  這就好比一部機器,一直以來永無休止地運轉,卻從沒有保養和維護過,最後只好報廢了事。

  現在老人的身體已經不是藥物能調理得好的了。

  “大媽,您這兩晚還失眠嗎?”王曉斌皺眉問道。

  “沒有啊,自打喝了你開的湯藥,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

  老人微笑望著王曉斌說道。

  卻沒有發現王曉斌眼中閃過的一抹黯然光芒。

  “大媽,那我今天再給您活活血,順順氣,這樣就可以睡得更安穩些!”王曉斌一邊說,一邊打來了放在旁邊桌子上的小箱子。

  “那麻煩大侄子了!”老人一臉放松地閉上了雙眼。

  那小箱子具備過濾空氣,自動殺菌的妙用,王曉斌把近百支銀針並排放在其中。

  當初王曉斌在美國聞名,其一就是因為有一手絕佳的針灸妙活。

  出道以來,這小箱子只使用過一次,一次是為了任老爺子治療突發性心髒病。

  現在由於老人的病情太過特殊,需要使用到種類繁雜的藥針,這才攤開了小箱子。

  反手脫去外衣,並卸下了腰帶,以便行針流暢,順利。

  以前連番的用針和中藥調理,王曉斌以替老人基本上驅除了體內的風濕寒毒(無論內外風濕,都是因人體骨骼缺少鈣質引起的疏松,然後在氣候關系與生活習慣的不規則影響下導致骨骼內部殘留的空氣泡與血液結合誘發化學作用引起的病症,每逢陰雨天或風冷季節便讓人萎靡不振、痛苦難耐),老人的精神好了很多。

  中醫與西醫的最大區別,就是中藥可以對多種症狀一起治療,而西藥則是單純地治療。

  因此王曉斌給老人開的方子並非單純的安神,實質上添加了如白藥子、螢火、天松木等多達十七味名貴中藥。

  白藥子順氣活血,螢火萃取螢火蟲腹腔而成,具有凝氣化淤的神奇功效,其它亦各有妙用。

  在中藥和補鈣針的雙重調理下,自然藥到病除。

  今天,王曉斌特地跑到醫院,就是要為這些日子來的治療劃上一個句號,將老人的身子調理到他醫術范圍內的最高狀態。

  王曉斌雙手握成拳頭,以指節處輕柔的按著老人的膝蓋。

  不多時,老人便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確認老人沉睡後,王曉斌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老人已到風燭殘年,這些日子所做的一切,僅僅是拖住死亡的步伐,並沒有太大的功效。

  依老人的家庭情況,恐怕日後仍然會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自然又會引發原有症狀並發,到時候就回天乏術了。

  王曉斌深明此理,嘆息了一聲:“算了,走一步算一步,盡人事吧!”只希望老人在日後的日子能輕松點,少一些病痛的折磨。

  針為藥之輔,藥為針之本,藥針同施,起死回生。

  《古針方物》開篇總引,深辟地闡述中醫領域藥與針並施的相輔性,以求達到去病的目的。

  王曉斌凝神而立,雙手緊握四枚長短粗細相同的銀針。

  口吐一聲“疾”,雙手快速推出,瞬間便將八枚銀針扎在老人雙腿膝蓋周圍內膝眼、犢鼻、陰陵泉、鶴頂四處大穴。

  上述四處大穴控制的是上至大腿根部,下至小腿處的血液流動,骨骼內的氣流流動強弱,起到舒緩經血運行的重要作用。

  雙手收回後的瞬間,又從針袋中抽出八枚銀針,快速扎在老人雙腳內庭、陷谷、衝陽、中封四處大穴上。

  這四處大穴本身起到足部養療的作用,而王曉斌扎下去則起到連接膝蓋逼下來的骨骼內寒氣,並從足部瀉出的功效。

  王曉斌進針入穴後,大耗神力,用毛巾擦了下額頭的細汗。

  八針同施入穴,已是高級針灸師的水准。

  而他師傅謝正平則可以同施十六支針,接近登峰造極。

  針灸入門,首先要認穴,人體穴位近千,想記住起碼要一年;其二是進穴,先用粗針扎穴,以求認穴准,進穴准,出穴准。

  完成上述步驟後才能在人體上扎針。

  一切過程繁瑣復雜,非一般耐心和悟心難以成為針灸大師。

  王曉斌機緣良好,得有名師指導,又加勤學苦練,方才大成。

  短短的八針,蘊涵了太多的辛苦淚水,如有針灸師在一旁,恐怕立即崇拜得五體投地。

  整個十六針功效是通血活絡,追風祛風,並非簡單扎下去那麼簡單。

  揩了額頭汗水後,王曉斌雙手食指與拇指並攏,輕輕捻動雙腳同一穴位的兩根銀針,速度奇快,每秒鍾七轉,然後輪轉下去。

  而在捻針過程中又深有學問,不同的針施力力度不同,運轉方向不同。

  一組針捻三秒鍾立即輪轉,以起到緩衝效用,給足夠時間讓針中匯集聯合。

  藥針不同一般銀針,其中所用藥物全是珍貴藥材,經過了碾、煮、真空晾曬、分離去除雜質後,剩下的是最精華部分,然後用特殊儀器,用特殊方法灌注進銀針中。

  如人參,一公斤人參其中最精華部分也僅僅只能灌注三枚銀針,而真正能灌注到銀針中的藥材,價值遠高於人參。

  這十六針施下去,雖然可以驅除骨骼中的風質,但卻不能解除其它病患,也不能拖緩人體固有的身體機能老化。

  整個捻針過程持續了十分鍾,分為十次,如此下來,做完後早已被汗水全部濕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