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重定中原第二十一章秦楚雙雄斗彭城,乓柱國大將呈府。
聞聽龍且敗亡噩耗的項梁正自暴跳如雷,英俊的臉龐猙獰得有些扭曲,明亮的雙目中散發出令人膽裂的寒光,一時讓在座的范增、項伯等人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
便連一向膽大如斗的項梁,在震怒的叔父面前也不禁低下了頭,不敢直視。
“呼哧,呼哧……”項梁喘著粗氣,在屋內來回喘著步,咬牙切齒地道:“韓信小兒,竟敢殺我大將,我不將你碎屍萬段,誓不為人!”龍且是項氏一族的家將,和項梁是從小玩到大的至交,感情之深非一般人可比,所以項梁才會如此震怒。
相比起八萬大軍的覆滅,項梁更痛心的是龍且的陣亡!看著三弟如此的震怒,作為兄長的項伯猶豫了一下,覺得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諸人中只有自己是他的長輩,應該規勸一下,於是沉聲道:“三弟,你且坐下來,安靜一下,現在你是我楚國的上柱國大將軍,遇事應該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態度,怎能如此失態!?”項梁看了看項伯,自小他就對這位豪放不羈的兄長十分的敬重,此時也還是能聽得見項梁勸的,於是一屁股重重坐了下來,陰沉著臉道:“龍且一死,淮南一帶洞開,再無可用之兵,如此劣勢,你們看,如何是好?”范增猶豫了一下道:“大將軍,從韓信破廣陵、敗龍且兩役看來,這韓信絕非等閒人物:果斷、睿智、狠辣,實是不世出的軍事奇才!如今他枕兵廣陵,雖兵只有六萬。
但一旦揮軍北上攻占淮安、淮陰等地,便可進逼彭城,動我根本。
所以,臣認為大將軍應將親率大軍出征,一舉將韓信蕩平。
如果能趁機奪取會稽、衡山等地,那我軍就更有實力對抗關中、河北等地秦軍不久將要發動的大規模合攻了!”“嗯,軍師所言不錯,看來這次非我親自出馬不可了!只是韓信的一支偏師無諸部兩萬水師目前已經攻占了合肥縣,正溯肥水北上進逼九江郡!我若增下迎擊韓信,那九江郡的防務該由何人承擔?”項梁有些舉棋不定。
項羽忙道:“叔父。
九江郡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目前是我楚國最大的糧倉和兵源基地,萬萬丟失不得!所以侄兒自請率一支偏師去鎮守九江郡,保管萬無一失。
若那無諸匹夫敢來,定迎頭痛擊之!”看來,項羽是自傲得很!范增聞言忙道:“不可,不可!”項羽聞言眼睛一瞪,怒道:“為何不可!?難道軍師認為某還打不過一個無諸不成!?”項羽一發怒,那虬須皆張、橫眉立目的模樣嚇了范增一跳。
忙陪笑道:“少將軍息怒,我不是這個意思。
只是大將軍若南征韓信,那彭城之內便需要一名我項氏重將駐守。
否則一旦內外有變,大事危矣!所以。
少將軍必須留鎮彭城,不可輕動!”項梁聞言皺了皺眉頭道:“讓大哥留鎮彭城不好嗎!?九江方面也實在需要一名大將啊,可如今我麾下已經沒有可獨當一面的大將可派!”范增看了看項伯,有些不好意思說的味道。
項伯是聰明人,自笑道:“三弟,你知道為兄的本事,只是長在心思細膩。
善於調理後勤、內政罷了,論文我不及你,論武我不及羽兒,威望更是不能服眾,我在彭城如何鎮得住形勢,所以如果你要南征地話,羽兒就必須留在彭城。
你可別忘了,那宋義、桓楚二人可是對你的上柱國大將軍一職和兵權虎視眈眈啊!”項梁聞言點了點頭,卻有些愁悶道:“那九江方面派何人去守?那無諸畢竟曾是一國之君,也很有點本事,不能輕敵!”范增和項伯想了想,一時有些發傻:召公、龍且死了,劉邦在外,余樊君、朱雞石兩名心腹之將也在劉邦軍中監視,一時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總不能將九江的兵權交給宋義、桓楚一黨吧,那可以自已削弱自己的實力!忽地,項羽打破了沉悶,出言道:“叔父,我來推薦一個人選,不知道合不合適?”“噢,羽兒你說說看!”項梁精神一振。
項羽道:“他是侄兒月前在軍中挑選精銳充實楚項時發現的人才,此人復姓鍾離、名昧,三十許年紀,是淮上胸縣伊蘆鄉人。
雖只是一名校尉,卻是武藝超群,兵略不凡,我剛剛將他提為楚項裨將,此人或許可行!”“噢!鍾——離——昧!”項梁念了一遍,笑道:“羽兒看上的人才應該差不到哪去!來人,去傳楚項裨將鍾離昧前來見我!”“喏!”一名階下親兵應聲離殿而去。
楚項精兵就駐在大將軍府中,所以不一會兒,一名親兵就領著一個彪形大漢走了進來。
眾人細看之,便見這條大漢真是好一個英雄人物:方面大耳,目若雷電,身高八尺掛零,體魄亦健壯得有若凶悍的山熊一般,站在項梁等人面前好像就是一座大山一般散發出強者的龐大氣勢!“末將鍾離昧拜見大將軍!不知大將軍相召,有何吩咐?”鍾離昧下拜行禮。
“壯哉,好一條大漢!”項梁心中贊嘆,笑道:“將軍請起!在一旁坐下,我有事要問你!”“喏!”鍾離昧起身,來到最未端的一個坐墊上坐了下來,目光平靜地注視著項梁。
“嗯,”項梁心中贊嘆:“不卑不亢,冷靜深沉,是個作大將地料!”便道:“鍾離將軍,如今我正欲南征,但缺乏一員大將坐鎮九江、對抗無諸水師,羽兒向我推薦了你,你可敢應此重擔否?”鍾離昧愣了愣,顯然有些驚愕,他剛被項羽提為裨將,如今卻又要升遷,心中不禁有些欣喜萬分的感覺,但面上卻是看不出什麼。
忙道:“只要大將軍有命,末將無敢不從!便是刀山火海,也敢去走一遭!”“好,壯哉!”項梁撫掌稱贊道:“但不知你如何鎮守九江,以退強敵?”鍾離昧明白,能不能捉住這次富貴就在此一遭了,想了想,忙道:“大將軍,其實九江看似危險,其實不然!”“噢。
此言何解?”項梁和眾人都有些驚奇。
鍾離昧道:“無諸這一支偏師不過兩萬人,而九江郡城內至少還有我軍一萬多兵士,只要將領不過分暈庸的話,雖然無諸有水師之利,恐怕短期內也很難攻下九江城。
我意以為,韓信之所以派出這一支偏師,並不是真的指望無諸能夠攻陷九江郡,只不過是希望籍此水師的強大機動力牽制九江和我彭城方面的兵力,使我不得全力對付韓信主力而已,所以末將說九江看似危險。
其實不然。
但是,卻也不可大意,如果不小心露出破綻的話。
以無諸的精明卻也不會放過。
但如果是末將鎮守九江的話,可保萬無一失!”“好!鍾離將軍見識極明。
深合我意!”項梁見又發現了一名將才,不禁大喜。
看了看范增、項伯二人道:“軍師,兄長,你們看如何?”項伯點了點頭。
表示同意,范增則道:“鍾離將軍深明兵家韜略,是個將才,足可擔當此任!”“好。
鍾離昧,我命任命你為九江太守,左將軍,三日後領兵一萬增援九江,勿使有失!”鍾離昧面色有些激動,忙起身下拜道:“未將定然誓死效命,絕不敢有所懈怠!”“好!”項梁顯得很高興,對范增和項伯道:“那麼不日我便率大軍南下,彭城方面就勞煩軍師和兄長好好輔佐羽兒了。
羽兒年少輕狂,脾氣暴躁,你們千萬要看緊一些!”范增和項伯點了點頭,項羽則不易察覺地咧了咧嘴,顯然對叔父有些看輕自己頗為不滿。
“行了,那麼就散會吧,大家各會准備!”眾人剛自想走,項羽忙道:“且慢,叔父,我、我有一事相求,請叔父答應!”說著、說著,項羽竟然有些臉紅了。
項梁有些奇怪:“這羽兒平時大大咧咧慣了,怎麼今日說話吞吞吐吐地,還臉紅脖子粗地模樣?”笑道:“羽兒,有話便說,你我叔侄還要藏著、掖著不成!?”項羽嘿嘿笑了兩聲,古銅色的臉龐有些更紅了,吞吞吐吐地道:“這個、這個,是這樣的。
我、我和虞姬情投意合,想、想將她娶過門來。
本來不、不想這麼快地,誰知叔父馬上就要出征,所以想請叔父臨行前幫我們主婚!”說著,說著,一向粗枝大葉的項羽竟然低下頭去,顯然有些害羞了。
“哈哈哈哈……”作為項羽地長輩,項梁、項伯、范增三人看見項羽如此的窘態,禁不住笑得前仰後合:這一幕可是不常見啊!便是冷靜深沉的鍾離昧此時也忍得面部幾乎抽筋,卻不敢笑出來,一時神情極為古怪!項羽見眾人大笑,一時有些惱了,像小孩子似的生氣道:“那叔父是答不答應嗎!?”項梁忙止住笑聲,剛想說兩句,看了看項羽那難得地糙態,不禁又笑了起來。
項伯見項羽臉色已經紅得有些嚇人,忙道:“羽兒,你放心吧,大伯和你三叔一定會在行前幫你主婚的!是吧,三弟!”說著,瞪了項梁一眼。
項梁忙道:“是啊,是啊!羽兒你放心吧!兄長,你心思細膩,便由你來操辦吧,後天就舉行,大後天我好出征南下!”“好!”項伯笑眯眯地看著項羽。
“謝謝大伯、三叔!”項羽一副歡天喜地的模樣。
第三日,經過緊張的籌備後,項羽和虞姬地婚禮在彭城大將軍府舉行。
由於項羽是項梁的侄兒,而虞姬名義上亦是楚王負駐的公主,所以此次大婚非常的隆重,幾乎彭城所有的楚國要員盡數到帳,便連楚王熊心也是親臨現場為輩份上的‘族姐’誤福!一時間,楚都彭城陷入了火紅地喜慶色彩中,到處都是火紅的燈籠、火紅的喜花、火紅地綾羅……次日中午,在項羽虞姬兀自沉浸在新婚地喜悅中時,項梁卻率彭城附近地楚軍精銳六萬並四千楚項精兵南奔廣陵而來。
一場新的麾戰即將拉開序幕!傍晚,白馬湖邊。
秦軍大營!早春的天氣已經略有了一些暖意,蒼涼的大地上到處都鑽出了慧綠地青苗、湖邊的枯樹上更是長出了密密麻麻的嫩芽。
鳥兒也歡快起來了,在樹頭不停地吵鬧著,不時的還有南歸地雁兒在空中鳴叫著歸來!天地間,一片春地氣息!韓信信馬由僵,身後跟著十數名衛士,在碧綠的白馬湖邊倘佯著,貪吃的馬兒不時的停下腳步啃食那香嫩的青草,韓信要是不催,竟然就不肯邁步!不一會兒。
韓信有些煩了,干脆下馬,任由那貪吃的馬兒據岸大嚼,自己來到湖邊的一處小丘上眺望那茫茫的水面。
傍晚的天空像火燒似的一片金黃,燦爛地霞光散落在寬廣的湖面上,顯得波光粼粼,光彩耀人!韓信背負著雙手,一邊欣賞著眼前的美景,一邊在考慮著目前地軍情:“自破龍且起來,一切都很順利。
自廣陵北進那是勢若破竹,再過兩天就可以殺到淮安了。
淮安、淮安,嗯。
我記得好像是取自大禹治水後留下來的鎮碑‘淮水安瀾’地典故吧。
呵呵,不過我想現在項梁一定不安瀾了。
這個楚國的大將軍想必會前自率軍前來對付我吧!我可在陛下和諸將那里扔下話了:要半年內取項梁的人頭,但到底怎樣才能擊敗他呢!?這家伙是楚國的悍將,可比龍且難對付多了!”韓信開始默默地沉思!忽地,韓信背後有數騎快馬從營中奔出。
遠遠地見韓信在湖邊沉思,不由得放慢了馬步,遠遠地便停了下來,盡皆下馬而行。
韓信身後地親兵們回頭望處。
卻是曹參、吳芮等將。
“大將軍在干什麼?”曹參悄悄地問韓信的親衛。
親衛們搖了搖頭,低聲道:“不知道,大將軍在上面站了很久了,不知道在想什麼!”曹參猶豫了一下,看了看吳芮,吳芮低聲道:“不要打擾大將軍,我們等一會吧!”“好!”曹參眾將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太陽漸漸沉入了水线之下,僅僅剩下一點點火紅的邊角。
天地間慢慢暗了下來,月亮卻已經在天邊悄悄爬了上來。
韓信從沉思中醒來,吸了口氣,剛一轉身便不禁一愣,笑道:“各位將軍何時到的,怎麼也不打聲招呼!?”曹參笑道:“我等看大將軍正在沉思,故不敢打擾!”“有事嗎?”韓信走下小丘,問道:“是這樣地!”吳芮道:“剛剛斥堠回報,項梁親率大軍六萬余人離開彭城,已經進至淮陰附近,離此大概只有三百余里!我等見軍情緊急,故來回稟大將軍!”“噢!項梁的動作很快嗎,看來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了!對了,九江方碩的情況如何?”韓信面色平靜,如古井無波。
“九江方面,無諸繼攻克了合肥後,正向九江城挺進。
項梁剛剛派了一名叫鍾離昧的將軍率軍一萬前往協守,這個將領我們都沒有聽過!”吳芮顯然對項梁的這個用人有些不解!“鍾離昧!?”韓信搖了搖頭,也沒有聽說過:“雖不知此人特點,但項梁能重用他,估計也不是簡單人物。
吳將軍,立即通知無諸小心點,只要他牽制九江方面的楚軍即可,千萬不要貪功冒進!”“喏!”吳芮點了點頭。
“那大將軍打算如何應對項梁?”曹參對項梁還是有些畏懼!韓信平靜地笑道:“項梁,一匹夫而已,殺之易也!各位將軍不必驚慌!”諸將大喜,曹參道:“大將軍有何良策?”韓信笑道:“我之計謀不可示人!你等遵令行事便可!吳將軍,你心思細膩一些,立即安排人手,將白馬湖以東百里之內的百姓盡皆遷走,如果不走,武力驅逐!兩天之內必須完成!”吳芮吃了一驚道:“大將軍,這一帶雖然不是人口密集區,但至少也有三四萬百姓,強迫遷移,恐怕會激起民變。
而且將百姓趕離了家園,讓他們何處安生?”韓信淡淡地看了看吳芮一眼道:“我身為大將,只管制定戰略、頒布軍令,如何執行,那是你的事情!你告訴百姓們,我讓他們搬走,是想救他們姓命,如果不從,後果自負!”“喏!”吳芮現在是知道了韓信的脾氣,說出去的話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只好應命,心中卻在苦嘆:“這百姓聽勸還好,不聽就只好武力驅逐了,如果武力都趕不走,只好讓他們聽天由命了!”“好了,各位將軍都回營去吧!從即日起,大軍駐留白馬湖不動。
等到楚軍開進淮安時再報我!”韓信淡淡地道。
“喏!”諸將領命。
這一日的中午,太陽暖暖地照射在大地上,韓信一襲便裝地正躺在白馬湖邊的一處高地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手中還拿著一簡‘孫子兵法’看得是津津有味。
一點兒著急的意思也沒出。
不一會兒,忽然高地下有人大叫道:“大將軍,吳芮求見!”韓信瞥了一眼道:“上來吧!”韓信的親兵們在高地下讓開一條路。
吳芮上來稟報道:“大將軍,白馬湖以東百里之內地大部分百姓都已遵令撤走了。
只是還有少部分百姓無論如何都不肯搬走,不少還躲了起來,軍士們逐之不淨,又沒有了時間。
只好都趕回來了!”韓信平靜地合上竹簡,淡然道:“既然這些人自尋死路,那我也沒辦法了!不用管他們了,隨他們去吧!還有事嗎?”“是的。
剛剛接到的探報,項梁已至兵進淮安,只此只有一百五十里了!具體如何應敵,請大將軍吩咐!”吳芮急道。
“如何應敵!?呵呵,不用慌,先歇著曬曬太陽,過幾天就沒得曬啦!你去吧!”韓信平靜地道。
“曬太陽!?不會吧,大敵臨前,大將軍要我們去曬太陽?”吳芮有些瞪目結舌!“是的,你沒有聽錯!去吧!我的命令不想說第三遍!”韓信有點提高了聲音。
“是,大將軍!”吳芮有些怏怏地走了。
韓信舒服地躺在軟椅上,看了看吳芮的背影,搖了搖頭道:“也是一個有勇無謀之人!算起來,這天下也只有陛下可以與我一敵,蒙恬能擊敗匈奴,算是勉強夠格,至於李信、項梁等,不過跳梁小丑而已,滅之易矣,何必驚惶!”說著,又舒舒服服地看起兵書來。
第二天一早,天剛剛放亮,一陣響高的軍號聲便在秦營上空響起。
平靜的秦營立時躁動起來,兵士們紛紛從睡夢中醒轉,開始一天的工作。
很快地,秦營上空飄起了一陣裊裊的炊煙,隨風而來地是那誘人的香濃。
韓信在親兵們的服侍下穿戴整齊,邁出帥帳,剛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便愕然地看見曹參、吳芮眾將竟然都巴巴地守著帳口。
韓信奇道:“你們還沒有吃過早點吧,干嗎都到我這里來,我這里是帥帳,可不供應伙食!”諸將笑了起來,曹參道:“大將軍,適才又有斥堠回報,昨夜楚軍離此七十里下寨,今天便要和我軍接觸了!可大將軍一點表示都沒有,我們心中著急,所以才來請教!”韓信笑道:“原來如此!本來我還想吃完飯到帥帳中說,既然現在大家已經來了,我就將軍令下達吧。
吳將軍,吃完飯以後,你立即下令大軍拔寨南退五十里扎營;曹將軍,吃完飯後,你立即帶一千騎兵到白馬湖邊列柳屯秘密駐守,等到中午時分,扒開湖岸,將白馬湖水泄出。
好了,就是這麼多了,大家各去忙吧!”這一番話說得眾將愕然:“這也算是應對之策!?怎麼聽起來像是逃跑主義路线!?”韓信見諸將不動,有些不悅道:“怎麼,沒聽見嗎!?還要我說第二遍!?”“喏!”眾將咧了咧嘴,不敢再說什麼,只好應令而去。
韓信轉過身來,嘴角卻露出一絲冷笑:“項梁,游戲開始了,看你能陪我玩多久!”白馬湖偏北約十里處,這是一處剛顯蔥綠的原野,原野間有一條寬闊的大道。
此時。
剛過中午,大道上正有一支威嚴的軍伍在辛苦地跋涉著。
軍伍的前頭獵獵飄響的帥旗上一個斗大的,項,字赫然在目,這正是項梁統帥的楚國大軍。
項梁正急急趕路時,忽然間有一騎斥堠飛馬來報:“啟稟大將軍,秦軍於早晨拔營而退,向淮水方向退去五十里扎營!”項梁聞言一愣:“這韓信搞什麼鬼!?敵軍來了,不求固壘應戰,卻撒丫子往後便走!難道是怕了我,打算逃跑了!?不會呀,看他前番他破廣陵、滅龍且時地表現。
分明是一個心狠手辣、膽大包天之徒,沒有理由會怕我啊!莫非,有什麼詭計!?”項梁心中頓覺有些不安,忙道:“傳令下去,大軍暫且在此休息片刻。
還有,立刻派出大批斥堠,給我將附近三十里內一草一木都給我機構梳理一遍,看看有沒有秦軍伏兵!”“喏!”當下楚軍們在道旁開始歇息,並且派出斥堠四面哨探。
很快地,一個時辰過去了。
斥堠們還沒有傳回什麼消息,連續好了好幾天路的楚軍們卻等得有些暈暈欲睡了。
龍且心中更有些疑惑了:“難道那韓信沒有什麼詭計,真地就是懼而南逃!?”從項梁地心理可以看出。
此時的項梁已經不太敢小看韓信,而是把他看作了同級地可怕對手。
所以行事才如此的謹慎、小心!正在項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忽然前面有一騎撒著歡兒狂奔而來,一路走一路大叫道:“大將軍,不好了!大將軍。
不好了!”項粱驚得跳了起來,大喝道:“何事如此驚慌!?可是附近發現了秦軍主力!?”斥堠奔到項梁近前,飛躍下馬,急得面無人色:“大將軍。
不好了,弗信派人決了白馬湖堤,現在湖水正向下游猛衝過來,洪鋒離此不遠了!”項梁聞言大驚道:“早料這小賊必有詭計,果然不假!立即傳令三軍,火速北撤!”“喏!”傳令兵立即飛奔而去,一路大喝:“大將軍有令:秦軍決了白馬湖,我軍快快北退!”楚軍們嚇了一跳,他們可都聽說龍且大軍就是被韓信一場大水淹了個干淨的,當下聽說韓信又放水了,嚇得魂不附體,立時不顧身體地疲勞,火速向北方飛奔而逃。
楚軍一口氣向北竄下去約有二十里地,直到精疲力竭、無力再跑了,才漸漸停了下來。
項梁見後面好像沒有什麼動靜了,派斥堠回去一探,才知道白馬湖水已經順流向東方下去了,這才松了口氣。
此時折騰了半天,天已經快黑了,項梁見楚軍兵士們已經十分疲憊,便下令扎營休息。
楚軍上下被韓信涮了一把,不禁罵罵咧咧地拖動著疲憊的身軀開始扎營。
而在此時的秦軍大營里,諸將也正百思不得其解地看著韓信。
曹參心道:“這次放水可跟淮水上不同:淮水是大河,可以築壩蓄水,一時地水勢會很猛,可以摧毀河道附近地一切障礙。
可是這白馬湖是個小湖,而且正處於冬末春初的涸水期,這時放水下去,僅有的一點水一分散到廣闊的平原上根本就對小心翼翼的楚軍造成不了多少威脅。
大將軍放這水到底所為何意?”良久,吳芮實在忍不住道:“大將軍,這次退兵、放水,其中到底有何深意!?末將等實在想不明白,大將軍能否一釋眾疑!”可憐,在韓信的智謀面前,眾諸的腦袋一向是跟不上的。
韓信見再不解釋,諸將可能會鱉得發瘋,於是笑道:“這次放水和龍且一戰時不同,沒有多少實際殺傷力,這點我非常清楚!”諸將有些疑惑:“明知沒多少殺傷力,那放水干嗎?”看著眾將不解,韓信笑答道:“其實我這放水是有三個目的。
第一:項梁來勢洶洶,兵鋒甚銳,我軍若直接與其接戰,必然難以討得便宜,這場大水就是要壓一壓他地氣勢,降一降他的火氣。
第二,這次放水是想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項梁現在必然對我如此快解決廣陵和龍且戰事比較警戒,但此次放水表面上看不出對楚軍有多大影響。
必然讓項梁以為我技止於此,以項梁那自大地脾氣定然會小瞧於我,以為我前番所成皆為僥幸。
第三、就是要造成楚軍後勤補給的困難:此次放水過後,白馬湖以東一帶數日內必然泥濘不堪,這樣不僅讓楚軍前進困難,後勤補給必然也更加困難!所以,表面上你們看不出這場水有何作用,其實作用是不小地!”諸將大悟:原來這場看似沒有什麼作用的大水暗地里卻隱藏著如此多的謀算!韓信繼續道:“但是,若只想以這區區一場水便取得對楚軍地優勢或者勝利,這是不足道地。
所以我真正的策略便是要在這大水之後陸續實行,各位將軍可聽好,以便照計實行!”諸將不知這回是何奇計,連忙豎起耳朵欲聽個仔細。
韓信斟酌了一下道:“最近十多年來,天氣情況只有一次是比較異常的,就是陛下在關東滅魏的那一年冬天:天降暴雪,連月不止,終使陛下得以水淹大梁,竟成奇功!這一次,也許以天助我也。
我夜觀天象得出,不數日後,江淮一帶必然有近年來罕見地連綿春雨。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我估計至少在半個月以內。
江淮一帶都會處在泥濘之中,這對敵、我兩軍的後勤補給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
在同樣的惡劣情況下,先知者得利,我料項梁目前定不知覺,所以。
在將來四天內,我軍將以每天一百里左右的速度向廣陵退卻、誘使楚軍追擊,以逐步縮短我軍地補給线,而大大拉長楚軍的補給线。
估計等大雨來時。
我軍將在廣陵以北約一百五十里左右的地方駐營,後勤线將為出長江三百里左右,會稽水陸聯營中目前屯有大批糧草,應付這麼點距離的運輸應該措措有余。
而楚軍就慘了,從彭城補給軍前,後勤线最少將會有一千二百里左右,就算從附近的淮陰、淮安等地稍稍抽調一些糧草,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屆時,如何能夠讓楚軍吃飽飯,對項梁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不要說繼續攻擊我軍了。
在這樣的困境下,我料以項梁那焦躁的脾氣必然會露出破綻,屆時再捉住機會,定可一舉破之!”“妙啊!”諸將大喜,心說這大將軍簡直神了,幾乎將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因素全部算進了征戰之中,那項梁這回不死也得脫層皮。
曹參喜道:“原來大將軍藏有如此奇謀,末將佩服。
只是為何不直接退到廣陵,這樣據城而守,我軍遇有大雨也會守得更舒服一些!”韓信有些遺憾道:“我估計到不了廣陵,大雨就會開始降臨。
所以,為了不離楚軍太遠以致於難以快速掌握其行蹤,我軍可能不太好直接退駐廣陵,不過,屆時看情況而定吧,如果楚軍有冒雨追擊的話,那麼我軍不妨也冒雨退進廣陵,這對我軍又有利嗎!”諸將大笑,互相擠了擠眼。
韓信笑道:“兩日前我已經派出急使通知留鎮廣陵的贏核和會稽水陸聯兌讓他們速速准備大量地防雨用具及棉衣厚被送來,屆時我軍就算降雨再多、再久,也會過得比較舒服。
至於楚軍如何熬雨,那我就管不著了!”眾將聞言大笑,心道:“跟著這樣的大將軍也挺舒服的,雖然有些自慚形穢,但最起碼屢戰屢勝、不用老擔心會吃敗仗丟了性命!而且用不著動什麼大腦筋,大將軍自己早就安排得妥妥當當了!這不,還沒下雨,雨具和棉被倒先准備好了!”第二天,秦軍不等楚軍越過白馬湖決堤後留下來地沼澤便大踏步向後撤退了一百里,讓出了兩個小縣城。
當然,縣城官倉里的糧草、物資韓信早派先塵粒部隊搜利得干干淨淨,一絲一毫也沒有給項梁留下。
而項粱不知韓信實意如何,雖有些驚愕,但仍然摧動大軍小心翼翼而又艱難地泛過了寬約有二三十里地洪泛區後便駐扎下來,卻不敢再繼續前進。
第三天,秦軍繼續大踏步後撤一百里,又讓出了一個小縣城。
而楚軍經過確切的哨探後,確認秦軍周圍沒有伏兵,這才小心翼翼地跟進了約有七八十里進行試探。
第四天,秦軍仿佛練兵一樣。
一大早起來後再次闊步向南前進,又讓出了一個空空如也的縣城。
項粱這回仿佛明白了:韓信是不敢跟自己直接交戰,想來個堅壁清野、誘敵深入!不禁大笑韓信無謀:這是楚地,百姓民心向我,豈懼你秦軍乎!開始大膽地命令楚軍奮力急追,一晝夜行進達一百二十里,將與韓信部隊的距離拉近到一百里左右。
第五天,當秦軍繼續南奔地時候,心中再無所懼的楚軍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鬧鍾一樣鼓足了力氣銜尾急追。
這一天秦軍似乎跑累了,一天只行進了七十里。
而楚軍也一口氣追下來一百二十多里。
這樣一來,秦楚二軍一追一逃間,距離縮短至不到五十里。
一時間,韓信看起來似乎‘拙劣’不堪的計謀幾乎笑破了楚軍諸將地肚皮!在第五天地夜里,項梁屯兵地點是廣陵以北二百一十里外的石河子鎮,而韓信屯兵地點是離廣陵以北約一百六十里的王橋鎮。
看看韓信再退便要退回廣陵,項梁和楚軍諸將的心里都十分高興,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石河子鎮竟然就是楚軍是役所能到達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