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緣分”!燃燈道人與昆侖晶玉
第三百八十四章 “緣分”!燃燈道人與昆侖晶玉[1/1頁]燃燈道人近來可算是倒霉透頂,自三仙島挫敗而歸,還被元始天尊責斥了一頓,原因是失落了玉虛宮的至寶玉虛印。
燃燈道人心中極其不滿:不就是一件法寶嗎?說到至寶,玉虛印怎能與盤古幡、三寶玉如意這樣的真正至寶相比?況且這元始天尊當初還將他的昆侖晶玉失落,言明以玉虛印相贈補償,這會兒卻儼然以玉虛印主人的身份責斥他了。
這位掌教聖人甚至還將以前十絕陣、西岐之戰的事情翻出來,一並責難!有本事自己親自出陣去指揮啊!保不准死的門人更多!燃燈道人越想越氣憤:這元始天尊自持聖人之尊,獨攬闡教大權,從不肯輕易放手,他這個闡教僅有的玄仙雖被眾門人稱為老師,卻一直沒有獲得真正的權力。
怎比得過西方教兩位聖人所許的三教主與古佛之位?好在他早有打算,多安排了一條退路,否則豈非只能一輩子委曲求全?那逍遙子也真是可惡,居然與三霄一同離開了三仙島,乃至後來他邀齊道友,前往復仇時,島上卻只剩下幾個童子了。
據童子說,三女似是去了碧游宮,這令他更為沮喪總不能帶著這些人去碧游宮通天教主那里送死吧!想到逍遙子那惡毒的手段,燃燈道人就忍不住一陣毛骨悚然,也顧不得殺那些童子泄憤,徑直與眾人離去。
燃燈道人自上回在三仙島被准提道人救出後。
似乎有了某種許諾或協定,當下用出手段,不時邀各門人前往靈鷲山元覺洞講道論道。
眾門人都知燃燈道人地修為不凡,能聽他談論玄仙之道,自是大好機緣,而對那種相互討論的方法亦覺得新奇。
故而經常在元覺洞相聚,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如同盛會一般。
奇怪的是,十二金仙中。
慈航真人、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三人卻對這種邀請表示了拒絕,沒去過一次。
燃燈道人自是心知慈航真人不肯來的緣故,而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是慈航最好的朋友,只怕也知道了當日三仙島地一些內幕,故而才不願前來。
這樣也好,免得生出意外來。
燃燈道人提出“道為自然。
自然為道。
人在道中,自然成道”的根本觀念,得到了懼留孫、廣成子等人地一致贊賞,隨即眾門人相互討論印證,倒也各有所得。
每次論道之時,總會有不少門人聚集在元覺洞,傾聽燃燈道人的妙論。
元始天尊得知燃燈道人此舉,還當他是為失卻玉虛印而將功補過,當下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夸贊了燃燈道人一番。
然而在後來地講道中。
聽道之人漸漸發生了分歧。
反對一方認為許多道理與玉虛宮元始天尊曾經所講之道有著根本上的衝突;支持一方認為。
這種“道”並非什麼衝突,而是對方的理解和參悟不對。
既然道法自然,則不必生套某種固定的模式。
雙方各持一理,往往爭得面紅耳赤。
典型的反對派代表人物就是廣成子、赤**與清虛道德真,而支持燃燈道人地則是懼留孫,至於雲中子、黃龍真人與道行天尊則屬於中立派。
這種中立派雖沒有表明具體支持哪一方,但有時候會一針見血的地指出雙方理論迥異之處,從而引發激烈地討論,最活躍的人物就是那位道行天尊。
由於這種爭執,使得原本氣氛和諧的論道大會往往鬧得不歡而散。
漸漸地,廣成子、赤**等人也不來參加這盛會了,懼留孫等一批門人依然留了下來,似乎形成了一個較為獨立的小集團。
更准確地說,整個闡教已經悄悄地被分割成了好幾個小集團。
燃燈道人出於某種顧慮,並沒有再邀請廣成子等人參加,而是將目光瞄准了中立派,不惜親自上門拜訪,有不少也被他說動。
出於這種情況,張紫星將那計劃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果然,就在道行天尊借白玉的第三天,燃燈道人便“熱心”地找上門來。
讓燃燈道人感到奇怪的是,道行天尊似在試驗什麼法術,童子通報後,好一段時間才請他進去,和他談論的時候,也顯得心不在焉,全沒了往日的精神。
言語間大有送客之意,似是希望燃燈盡快離開。
燃燈道人心下著疑,在一番試探與觀察後,根據現場的一些蛛絲馬跡,終於發現了道行天尊地秘密。
原來,道行天尊果然在試驗一件法寶,而這件法寶正是他一直耿耿於懷地一件寶物昆侖晶玉!這個發現讓燃燈道人又驚又喜:這件寶物原本被元始天尊借去後,施展某種神通時失落,不知所蹤,想不到如今竟然會出現在道行天尊的手中!這道行天尊知道晶玉原本是他燃燈道人之物,怪不得那般遮遮掩掩!當日昆侖晶玉失蹤,礙於元始天尊聖人之尊,不敢多說,卻是他最大地遺憾,如今既然那已知晶玉在道行天尊手中,自是不能如此罷休,當即厚著臉皮向道行天尊所要。
道行天尊雖被燃燈道人識破秘密,顯得有些慌亂,卻依然據理力爭,說是這昆侖晶玉本已成無主之物,乃自己在機緣之下,費盡辛苦所得,此事玉鼎真人當日也曾知曉。
燃燈道人雖曾是晶玉的主人,但因無緣而將晶玉失落,所以這晶玉當是金庭山玉屋洞之物,不能給燃燈。
燃燈道人暗忖自己眼下畢竟還是闡教之人,不好強搶,只得施出手段,意欲拿其余的寶物交換。
。
但自三仙島一戰。
乾坤尺、玉虛印盡數失落,而僅剩下護身地玲瓏寶塔,要拿來交換這暫時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昆侖晶玉又是心有不甘。
雙方討價還價一陣,俱不肯相讓,最後道行天尊只答應借於燃燈五日“參詳”,五日一過。
須得還來。
燃燈道人暗忖,不管怎樣。
先將晶玉到手再說,屆時可再行拖延之策。
當下答應,並送了幾塊上品的仙石給道行天尊。
就在這時,門人來報,黃龍真人與清虛道德真前來。
道行天尊暗喜:此番來得正好!童子引兩位真人入玉屋洞後,兩人見到燃燈道人也在。
微微驚訝,上前見禮。
黃龍真人與道行天尊由於近日的酒友關系。
顯得格外熟稔,開口便笑道:“道兄,今日我不請自來,還帶來了清虛道德真,絮叨之處,勿要見怪。
清虛道德真也笑著說道:“聽黃龍道友說,道兄藏有珍釀美酒,故而特來打擾。”
道行天尊故作懊惱之狀:“我一見黃龍道友,就知道我那美酒又有難了,當真是交友不慎啊!”黃龍真人對燃燈道人問道:“老師在此有何貴干?莫非也是為了那美酒而來?”燃燈道人還未開口。
道行天尊徑直答道:“燃燈老師今日前來。
是為從我手中借一樣寶物……”燃燈道人不欲讓他傳揚晶玉之事,又急於回去再參悟這久違的寶物的奧妙。
連忙在仙識中傳音,讓道行天尊保密,口中說道:“今日勞煩道友相借,感激不盡。
我還有要事,就不打擾三位道友地雅興了。”
道行天尊得了他的傳音,會意地點了點頭,燃燈道人這才滿意地離去。
燃燈離開後,道行天尊當即拿出美酒款待黃龍真人與道德真。
黃龍真人對燃燈道人地態度有些好奇,問道:“不知燃燈老師所借何物?”道行天尊嘆道:“燃燈老師今來玉屋洞,本為傳揚他前些時日所論之道,我聽得此道與我玉虛之道大相徑庭,自是不願聽他多講。
此時燃燈老師偶然見到我前日請道友向楊戩相借之物,提出索要。
我言明此乃相借金霞洞玉道友的遺物,我也本是借來煉丹之用,不可與之,奈何他死纏不放。
我思量他終究是道行深厚地老師,故而勉強相借五日,心中卻是有些不快。”
清虛道德真得了道行天尊的提醒,說燃燈之“道”與本教大是不同,不由若有所思。
黃龍真人皺眉道:“道友不是需那白玉煉丹麼?燃燈老師為何如此憊懶!道友放心,待燃燈老師用完後,我再向楊戩言明多借幾日罷。”
“燃燈老師近來似是性情有變,方才言語間也十分閃爍。
你們來時,我待要說出此事,卻被他傳音所阻。
我是擔心他五日之後不歸還於我,屆時我將失信於楊戩師侄,顏面何存?”道行天尊憂心忡忡地說道。
黃龍真人搖頭道:“道友放心,我與道德真自會與你作證,若是燃燈老師當真那般糊塗,大不了鬧到掌教師尊那里,請聖人決斷。”
清虛道德真本來對燃燈道人近來宣揚的“道”就有些反感,聽聞黃龍真人之言,當即點了點頭,道行天尊大喜,頻頻向二人敬酒。
道德真品那酒時,果然覺得十分美妙,當即開懷暢飲,賓主盡歡而散。
且說楊戩這些時日,一直在玉泉山金霞洞中靜修,腦中一直浮現當日道行天尊所言師尊、母親之事,只覺一顆心總是無法靜下來。
想要借那白玉之力來平復,才想起已借給了道行天尊。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天,就在他打算動身前往金庭山時,忽然心中一陣奇怪的感覺傳來,仿佛是與什麼重要的東西忽然分割開來一般。
楊戩只覺得心口甚是難受,趕緊盤坐調息,好一段時候後,方才復原,他猛然想起新祭煉地法寶白玉,心知有異,連忙去了金庭山玉屋洞。
待得來到金庭山時,正好碰到相熟的門人韓毒龍,楊戩才知道道行天尊已經去了靈鷲山元覺洞。
似是要討還一件什麼東西。
韓毒龍得了師尊地吩咐,請楊戩在玉屋洞內稍坐,說是道行天尊不久便會回來。
楊戩憂心白玉之事,心中存疑,卻又不好離去。
此時黃龍真人來到玉屋洞,一見韓毒龍便問道:“你師尊哪里去了?”韓毒龍將道行天尊的行蹤說出。
黃龍真人頓足道:“想不到真被道兄料中了!燃燈道人玄仙,竟是如此無賴之行!只是道兄為何不等我一同前去!”楊戩忙問道:“黃龍師叔。
當日道行曾借我那白玉之事……”“楊戩師侄,你在此正好。
七日前。
那燃燈道人將白玉從道兄處強行借走,我與清虛道德真皆是親眼目睹,本說好五日歸還,卻一直有意拖延,道兄幾次上門討要。
均被推托。
這兩日道兄與我說起此事時,也是十分氣憤。
今日本約好一同前往。
不料道兄性急,倒先走了。
師侄,你我速去靈鷲山元覺洞,看那燃燈道人還有什麼話說!”黃龍真人說著,拉起楊戩就走。
楊戩才知道那白玉居然被燃燈道人所借走,而且居然還如此無賴,心中氣憤。
如今他的八九玄功與九轉玄功以合二為一,這白玉對他的功法作用並不是很大,但卻是玉鼎真人留下的唯一法寶,意義非凡。
方才感應到異狀。
心中更是擔憂。
當下連忙與黃龍真人一同往靈鷲山而去。
到達元覺洞一帶時,卻發現聚集了不少同門。
似是有大事發生。
果然,遠遠地就見空中有兩人斗得甚是激烈,看身影,正是燃燈道人與道行天尊。
道行天尊長劍如風,直指燃燈道人要害不放,燃燈道人被迫得甚緊,身上險些中劍。
就聽道行天尊口中罵道:“想不到你居然這般無恥,背信棄義,貪圖寶物,實是無恥至極!”黃龍真人在下面大叫:“道兄,休要打了,且上玉虛宮請掌教聖人評判!”道行天尊聽到黃龍真人的聲音,眼中一亮,對燃燈道人咬牙道:“去玉虛宮也好!莫要以為我不知你近日對眾人所傳之道正是那西方教……”燃燈道人這一驚非同小可,連忙催動仙劍,將道行天尊要說地話壓了回去。
他宣揚的正是經過修改地西方教義,一般人絕看不出來,想不到竟被道行天尊看了出來。
下方的楊戩忽然感應到了什麼,眉頭緊皺,第三只眼張開,朝道行天尊看去,卻未看出什麼端倪,心中甚是疑惑。
而道行天尊對面地燃燈道人只覺一股莫名地殺意自心中升起,竟然壓制不下,手中暗暗拿出玲瓏塔來,朝道行天尊祭去。
道行天尊早已在暗中施展出手段,見燃燈道人果然祭出法寶,暗道:“來得好,倒省了一番自爆!”眾仙就見燃燈道人手中放出一道金色光華,閃電般打向道行天尊。
道行天尊似是驚呆了,竟來不及躲避,正中頂門。
就聽道行天尊慘叫一聲,自空中跌落塵埃。
黃龍真人大驚,趕緊一縱身,化作一道蜿蜒的黃光,將道行天尊接住。
只見道行天尊頂門破裂,鮮血腦漿直流,慘不忍睹,卻拼盡最後地仙力,顫抖著從懷中拿出金龍短鏨:“我失信於楊戩師侄……此物權與他補償……今後我門下,就拜托道友照料……”黃龍真人聽得泣不成聲,顫抖著拿出丹藥去敷那頂門驚心動魄的傷處,表皮才愈合一點,卻又被盡數撐開,無法奏效。
楊戩聽道行天尊在這種狀況下居然不忘對自己地承諾,感動不已。
尤其是最末了的一句,使楊戩聯想到師尊玉鼎真人地故去,不由心中大慟,原本的幾許疑慮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眾門人見燃燈道人居然對道行天尊下了毒手,無不大驚失色,紛紛圍了過來,道行天尊吃力地指著天空的燃燈道人,咬牙說出了最後的遺言:“他……西方教……叛逆……速去稟明師……”話還未說完,已溘然而逝。
黃龍真人見道行天尊死去,心中悲痛無比,抱著屍身痛哭起來。
燃燈道人呆在空中,饒是他城府深沉,素有算計,也驚得不知所措。
這幾日,他確實是有意拖延,正設法如何從道行天尊手中得到晶玉。
不料道行天尊今日前來,語氣十分不善,三句話不投機,就動起手來。
而自己剛才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鬼使神差地施展出玲瓏寶塔,將道行天尊打死,還被對方臨終前當著一干同門的面,說出了最大的秘密,當下不由大震。
楊戩抬頭看著天空的燃燈道人,目中陡然射出寒光來。
連載中|